转自章弘校友(政研90)微信朋友圈,经本人同意刊登
淅淅沥沥的小雨,带来了久违的凉爽。
北京,小雨,最高气温28度,最低气温19度,预报指数16,空气质量优异。
一大早起来看朋友圈,读到学友马晓霖教授回忆初次见面余秋雨的往事。话说当年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前往巴勒斯坦采风,时任新华社驻中东记者的马晓霖有机会为余秋雨陈鲁豫一行作向导。
然后马晓霖教授推出一篇文章,谈到了把余秋雨放在今日,并没有辣么讨人嫌。甚至他当年在文化节目中的种种油腻和泪水,也都变得颇为亲切可爱。
其实在下一直以为,文化和学历学位专业知识一直是两码子事。比如说我自己,就不大有文化,余秋雨先生的言论和著作,都属于我听不懂也看不懂的范畴。
那些年但凡有一点影响力的综艺节目,都会请余秋雨先生去作评委。他的点评据说往往超越现场的表演,把观众带入遥远的充满诗意的古代。有一年的青歌赛,据说一开始请的是其他学者专家作评委,收视率就是拉不上去。节目组果断中途请出余秋雨先生,并大方地赋予他大段的时间。余老师果然慷慨激昂不负众望,经典评论把收视率拉了上来!真有这么神奇吗?在我这里是百思不得其解。
围绕余秋雨先生其实一直争议不断,其中最大的焦点莫过于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是否是上海市委写作班子“石一哥”的骨干成员?为那个时代写过很多讴歌赞美的文字?
余秋雨先生当仁不让地予以否认,而他的反对者们则寸步不让地予以围剿。一时间,成为文化舞台上的一场激烈的较量。
转瞬间这一切都已成为往事,余秋雨先生和他同时代的文化大师们,仿佛过眼烟云一般在舆论场上销声匿迹。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大群国际政治学者、军事战略专家和社会时事评论家,不少人还穿着军/装戴着军/衔在媒体上放话。舆论界一片戾气,四溢着反对一切的杀气。
这个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余秋雨先生和他所代表的文化人,尽管他也许有那么一点“装腔作势”,但他毕竟学贯中西温文儒雅和蔼可亲,他的言论也总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启迪和享受。
因此,当下的一切都会变为历史,我们切不可只考虑眼前是否卯足了劲儿,而忘记了日后的历史会怎样纪录和评价今天的我们。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