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章弘校友(政研90)微信朋友圈,经本人同意刊登‘
又是雾霭,地铁里传长袖衣服的人群,已经超过穿短袖的人群了。
北京,雾,最高气温30度,最低气温16度,预报指数48,空气质量优异。
北京正北,中轴线两侧,有着一个宏大叙事的建筑群。除了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之外,还有两座与历史有关的建筑。一座是中共党史博物馆,另一座就是今天《北京你早》的主人公:中国历史研究院。
近日,中国历史研究院发表了题为《明清闭关锁国新探》的研究成果引发争议,包括著名历史现代中外重大问题评论家杜昌华先生也卷入其中,他对此文的观点是:为历史问题翻案,要么是发现了新的历史依据,要么就是有新的历史需求。
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士对这份《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新探》持批评和质疑态度,认为否定明清特别是清代所持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由于该报告出台的时期颇为敏感,而且又是对闭关锁国政策的“新探”,于是仔细拜读了该文。
的确,该文从历史上的学术研究和历史事实两个层面,论述了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的外交政策和贸易政策。
一方面介绍了十七、十八、十九世纪西方列强依靠坚船利炮裹夹着传教和资本,野蛮血腥地打开殖民统治大门的时代背景,明清政府的闭关是出于对刚刚起步的民族工业和已成传统的民族手工业以及国家安全的考虑。尤其是对于西方传教士的防范,认为一旦清代子民们被西方教义所洗脑,当西方万船挺进大清海域之际,教徒们就会背叛朝廷予以迎接。因此,明清两代对国门的开放采取了限制措施。
另一方面,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并没有全然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允许西方正当贸易进入天朝。文章引用数字说明清朝的开放程度,每年来华的贸易货船从清朝初期的一百多艘达到后来的五千多艘。洋人的货物商品很多不为天朝市场所接受,于是洋人还带来白银与天朝商人交易。
而明代永乐、宣德年间,也就是1405-1433年间,还有过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历史壮举,说明当时的天朝已经认识到走出去的重要性。
在《明清闭关锁国新探》的为明清两代并未全面实施闭关锁国政策而洗地的同时,该文也承认,彼时西方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带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进步步伐快进的时代。而明清两代特别是清朝,没有拿出一套完整的国家发展策略,以积极地面对和应对和接纳工业文明浪潮的席卷,为了维护朝廷统治的根基,导致清朝始终处于愚昧落后的状态,清廷应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该文表示:“因循守旧而不解放思想,抱残守缺而不与时俱进,墨守成规而不勇于改革,就会导致国力衰竭,社会停滞,民不聊生。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
Σχόλια